纪开芹:立秋│心灵空间

 图片 第1张

纪开芹:立秋│心灵空间原创 纪开芹 48:00

她们提醒我说,立秋了。

立秋!又到了“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节令了。梧桐从此可尽情落叶,凉风萧瑟,白露茫茫,寒蝉凄切……愈来愈让人惆怅的事物,从今往后都纷至沓来,不动声色侵袭你的感官,使你陷入无限感慨中。在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清晨、黄昏或晚上,或许会有几个老人吸着烟,百无聊赖地坐在树荫下讨论今年的收成。年复一年,他们的生活就像嘴里的烟头一闪一闪。

那时,我们的车正疾驰在寿六路上,经过窑口境内,瓦埠湖边缘。我托着腮朝窗外望,一大片一大片菱角微微翘叶,它们洁白的小花在叶底颤颤地开。也有一小块荷塘,荷叶依然苍翠,但看上去总有那么点儿精神不振。三两支荷花点缀其间,透出不胜凉风的娇羞。在空旷的瓦埠湖边缘,擦肩而过的人与她们也只能有一面之缘罢了。自荷初放时起,丛蓉师姐曾五次三番邀约去武陟山看花,终未能成行。今荷即将凋零,人还未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等到来年又别是一番滋味。附近有小舟一支,横于水边,主人不知去向。楫子一半搭舟沿,一半没入水中。舟子与菱角、荷塘构成一幅简约图画,一幅素净的水墨画——一个黑白世界。“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里不是野渡,可舟子陈放那儿,菱角铺满水面,荷花顾影自怜,使得这片水域看起来就苍苍茫茫了,像散文中抒情的章节。这个世界空寂无人。贴着它的边缘,匆忙而过的车也破坏不了这种安宁。它的静是骨子里的。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单单这句话就很值得玩味。太史官一声高奏“秋来了”,梧桐树便悠然落下一片叶子,接着两片、三片……翻飞如蝶。落叶归根固然会使人惆怅,不过也确乎很优雅地展示出秋之韵味。一片叶子,当它从树上跌落的那一刻就开始孤独而义无反顾的旅程。一棵树就像一个人,从丰盈饱满到形销骨立;从活泼到沉静;从繁华到消隐;这些都暗含了万物生长之理。我们改变不了才倍觉伤感。

同样的秋,落在不同人眼中感觉是不一样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里的秋天充满荒寒的意味。在宋玉眼中,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我的意识中,生命与季节是相匹配的,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秋天万物则由盛而衰。衰气侵袭,人心则悲。因此宋玉似的悲秋,也常常能惹起我的愁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时间长河中,人生,草木都转瞬即逝,难免会慨叹“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但刘禹锡写“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他们都重新赋予秋一种蓬勃的生命力。现实世界太过贫瘠,而他们内心充实,有指点江山的欢喜与豪情。

农人眼底的秋天和文人眼底的秋天是大相径庭的。它没有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那样的情丝,也没有豪气冲天。它就是平平常常的季节。春种秋收,一朝烟雨一朝晴,一抹朝霞一夕阳。把日子认认真真过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收获的时候,再去“带月荷锄归”。农人眼中的秋没有浪漫多情的色彩。

立秋对于他们何其重要。从立秋这天起,他们只关注天气,关心粮食。立秋如果天气晴朗,农事就不会有旱涝之忧。稻子抽穗、扬花、灌浆、成熟都马虎不得。丰收在望,抽水施肥防虫都不可大意。他们不看落叶,不看夕阳,没时间小资。他们看天、看地、看苗,把目光投向更深远处。一颗心全在田野上了,哪里还有闲暇去悲秋,去喟叹。谷物慢慢走向成熟,天气虽然转凉转寒,在农人眼中,秋天却是明亮的。毕竟,一年辛苦,此时终于有了展眉一笑的可能。

说来说去,我眼里的立秋日和所有日子都一样。除去我特意为它添加的文学色彩,它再普通不过了。立秋这天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足以撼动我的神经。但是我迟钝的感官是从立秋这天才开始被打开。这就是我记下的唯一理由。多么肤浅。

此后,季节的变换会牵动我一根纤细的神经,让我稍稍注意到时间像摄影中的光影变换,从明亮倏忽就暗淡了。因为光影的不同效果,我看到时间深邃的内涵。我从立秋日产生的遐想中得来的东西远比季节的变化更微妙更令人心动。

先前我的所谓伤感也是一晃即逝的。我们的车过瓦埠湖,离县城越来越近了,离人潮汹涌越来越近,空了的心又被塞得满满的。我们奉命去县城学习。满世界都是大汗淋漓,肉与肉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秋之况味相差甚远,有什么思想可言。使我意识到秋天多么深刻时,是学习回来提笔的这一刻。学习内容吸收多少尚在其次,颇有收获的是我对季节的感知。一个寻常日子也突然能让人顿悟。这究竟是一岁年纪一岁人,还是立秋这个节气本身充满哲理的缘故?工作使我们疲累,秋天又让我们藏起锋利,学着包容。先前因为炎热四处奔波而牢骚不断,现在逐渐平静下来。也许从此,我便更深地理解了人生,细小到透悟某一天的精髓。

对于我来说,这一年剩下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慵懒,越来越颓废。霜是提前打了招呼后才低调地附着在我所看到的事物表面,冷是慢慢逼近的,从此以往秋的肃杀和萧瑟也是一层层覆盖住大地的。这些本无可厚非,但我得提醒自己,不可过分地沮丧,埋怨和抵触。我内心里的忧愁因子不能因为秋意越来越重而外泄。我身体里潜藏的懒惰也不能因为寒冷而占据主导地位。听一听秋虫在窗子下的吟唱,看一看秋露在草尖上的舞蹈,闻一闻秋菊在东篱下的芬芳,这些都是美好的。

在暑假过去的大半时间里一直庸庸碌碌,不知不觉间已经立秋,陡然心惊。怕日后持续懈怠,给自己提个醒,故而为文。

纪开芹,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清明》《诗歌月刊》《安徽文学》等。曾入围第七届“诗探索·中国红高粱奖”、首届“安徽诗歌奖”、第三届“诗探索·春泥诗歌奖”以及各种全国征文赛事等级奖。出版诗集《修得一颗柔软之心》《虫鸣向晚》和随笔集《柔而刚的老舍》《忧伤而坚韧的曹禺》。参加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

吴子长:麻神│短篇叙事

刘正权:圆规│温情叙事

洪放:颤抖│名家原创

王张应:桐花菜记│名家新作

刘正权:贱卖│名家新作

由缰:一场没踢完的足球

蔡兴乐:栽玉米的那个人│季节深处

名家茶坊│徐贵祥:快乐的乡愁

读者、作者须知

【叙事】可读性强,以短小说为主。

【散文】接地气的随笔、抒情、游记等。

【记忆】人事、村落、风俗和老手艺等。

【评论】见解独到。文艺评论包罗万象。

【诗歌】拒绝无病呻吟、晦涩难懂。

【传奇】扣人心弦,无论古今皆欢迎。

可以是见诸报刊作品,但必须未在其它微信平台推发过,篇幅3000字为宜,特别优秀之作可连载。请反复检查,杜绝错别字。所有来稿文责自负。

投稿:作品 + 个人简介 + 个人照片

投 @qq.com 专用邮箱。

 图片 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