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搓背 | 散文

 图片 第1张

李亚:搓背 | 散文原创 分水岭文友 24:41

 图片 第2张

淮水之南,铁矿以东,有个方圆几百里出了名的古县。该县民风淳朴,物产丰富。由于水的便利,市井酷爱洗澡,尤其是老年男性,更以泡澡为乐事,且不分四季,中午饭后,茶杯一拎,约上三两个好友,进浴池泡上十几分钟,搓个背,砸几把,往座位上一躺,山南海北前后朝,文武将相罗衫裙,云里雾里,有问无答,这边讲得兴致高昂,那边却鼾声如雷。

有浴池必有搓背工,手法好的搓背工能撑起一个大型休闲浴的半壁江山。无论浴池多么豪华、设施多么讲究,如果池里没有三、两个有名的搓背师傅,等着吧,最多一两个月,浴池也就门可罗雀了。因此,搓背这个行业,历来为浴池行业所看重,除了受尊重、工资高以外,平时浴池老板抽空约上几位好友,陪搓背大腕斗一杯(酒),以拉拢感情,防止跳槽;不然,说不定哪天搓背名角被别家挖了墙角,替人家挣钱去了。

老城隍庙下坎子,东关大桥南边有家浴池,据说康熙年间生意就做得十分红火,该浴池有位马姓师傅,人称搓背王,那功夫十分了得;当时有句戏言,在蓼城(该县多蓼花,古为蓼国),可以不知道县太爷是谁,但不知道“马三把”的人,那你还真混不出去。那时有句顺口溜:马三把,搓背王,一条毛巾搭肩上,搓三把,捏三把,保你三天能上墙。的确,经过搓背王的搓、捏、揉、拍,几把手法下来,出了浴池门,人身子轻得直想飞起来,走起路来一路颠跑。

说着说着扯远了,拉回来叙叙现在。在东小街陈家花门楼子左手边,前不久开家浴池。经他人介绍,来了一位搓背师傅,此人姓陈,相貌平常,身板结实,一副沉稳派头,不善言辞。

开头几天,陈师傅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闲时抽根香烟,往门边一靠,听别人有一句无一句地侃大山,从不接腔。月把时间下来,已经混熟了几位澡友,相互间除了递几根香烟以外,时不时闲聊几句,开句把玩笑,闹闹台。

话说一天中午饭后,有位熟客泡了一会喊到“陈三下池。”“好的,来了”。陈三,是陈师傅的昵称,在家行三,故此,熟人皆呼陈三。

 图片 第3张

陈三下池后一瞧,熟客旁边搓床上躺着一位生面孔,陈三轻声问道,哪位先搓?熟客说,先给他搓吧,我眯一会儿。陈三转身一步,按照老套路干起活来。几把下来,只听得生面孔嘟囔一句,中午吃的稀饭呦?陈三明白顾客嫌自己手轻了,这好办,拿条新搓澡巾,只搓了几把,生面孔便大声喊道,轻点,轻点,搓秃噜皮了!再瞧这陈三,假装没听见似的,甩开了架势,大条子抽拉下来,搓了几把过后,除了滚起一卷卷黑泥条子以外,几道血红丝子立刻显现出来;那位生面孔被搓得龇牙咧嘴,直抽凉气,搓过前胸搓后背,生面孔刚想爬起来,谁知被陈三一把按住,呼啦一盆小池子水泼将过去(小池子水比大池子水要烫的多)。紧接着抓起硫磺盐浴膏在生面孔的背上来回涂抹,拍打起来,可怜那位浴客浑身上下几条汪血印子被硫磺盐浴膏渍得疼痛难忍,不停地喊:好了,好了,别搓了,赶快用凉水给我冲冲,痛死我了!谁知陈三咧嘴一笑,说:搓过背砸几把,包你一觉游天涯。

第二天一早,这家浴池大门上,便被贴上了一张“限期整改通知书”,上面盖着红彤彤的“XX县‘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执法大队”,这张通知书不啻是枚炸弹,在人口稠密的东小街,可算是一等一的重大新闻,一传十,十传百,不仅东小街的老浴客改换门庭了,就连附近几条街上的浴客们也另择他店了。这张整改通知书贴出不到三天,该浴池老板便在通知书旁边打出一张广告——“此店转让,价格面议”。

几年后,有人在街上遇见陈三,问其在哪发财,陈三灰头土脸地回答:此处不留爷,爷只好下乡打游击了;只要有手艺,在哪还弄不到一碗饭吃?

此话不假。

纸质报刊联盟

排名不分先后

热忱欢迎兄弟报刊加盟选稿

《安徽工人报》副刊 胡茂勇《安徽法制报》副刊 陶必福《东部》杂志 李明亮《贵港日报》副刊 高 瞩 《北海日报》副刊 庞 白《未来》杂志 王贤友《乡音》杂志 姚文学《曲靖日报》副刊 黄官品《东方文学》杂志 付 力《旅游散文》杂志 张昌爱《皖西日报》副刊 流 冰

本刊编辑

赵克明 戴晓东 庄有禄 王明军 庆 红

项 宏 苏 恩 李同好

值班编辑 戴晓东

美术编辑 杨文民 戴 剑

李亚,男,汉族,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39年,任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27年,2019年退休。喜爱文学、诗词、书法等,作品发表在市、县级杂志及宣传媒体。现为安徽省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霍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霍邱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图片 第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