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记忆│高平:打补丁的春联原创 高平 00:00
过了腊八是新年,几十年前,在我们乡下老家,每当进入农历腊月之后,乡亲们便忙碌着准备年货过年了。有一句俗语道:“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贴春联可是过年这出浓墨重彩的大戏里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那时我们家的房子虽然不怎么样,乡亲们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有的甚至是“斗大的字识不了几筐”的文盲半文盲,但是他们对过年贴春联非常重视。在置办的年货中,别的可以省,可是春联一项的开支不能将就。我们家的门特别多,不管是大门二门还是后门,都要贴上内容不同的对联。家中锅台、米缸、谷仓、柜子,甚至猪圈鸡栏上也要贴上春联或是大红的福字,家里从里到外,一派吉祥如意、喜气洋洋。
那时我们村子里乡亲们普遍文化程度低,全村能写好毛笔字的寥寥无几,字写得漂亮的则更是凤毛麟角。他们被称为老先生。到了年底这几天,老先生总是特别忙,请他们写对联必须提前预约。
父亲往往提前好几天在赶集的时候就买好大红的对联纸和墨汁,回到家中按照自己家的门的宽窄小心翼翼地将红对纸裁好,一副门两幅对联:门堂一副,写的是大字,门框一副,裁得较窄,写的是小字,再加上横批,家里大小门四五副,加上锅灶猪圈等,一共要写十几幅对联,到了和先生约定的时间,他早早就摆好桌子,铺开对纸,摇匀墨汁瓶,倒在碗里,再放在炉子上温一温。直到后来我自己写春联,我才明白墨汁为什么要放在炉子上烤一下,原来数九寒天墨汁容易上冻,另外乡村集市上买的墨汁质量不行,用火烤一烤除去一些水分,字写在纸上更醒目。片刻,几缕热气袅袅升起,墨香也在屋里氤氲开来。先生一到,父亲毕恭毕敬地拿烟倒茶。先生戴着鸭舌帽,吸一支烟喝几口茶和父亲拉几句家常,然后拿起毛笔,饱蘸浓墨,龙飞凤舞,一气呵成。父亲在一旁帮忙扯纸,一副对子写好后连忙双手托起,轻轻放到地上晾干,生怕酣畅的大字跑了墨,减几分美丽的容颜。记得那时写的内容多是领袖的诗词,“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十几幅对联先生刷刷刷不到半个小时就写完了,而且是完全免费,父亲感激涕零,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非要留先生吃完饭,可是先生是大忙人,哪有工夫?又匆匆赶往下一家。
后来我上了小学,在学校里也开始拿起毛笔描红学写大字了。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那一年,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父亲准备好红纸请村里的先生来家写春联,可是到了晚上先生也没来,可能是先生写的家数太多给遗漏了,看到父亲焦急的样子,我就壮起胆子请求父亲让我试一试,父亲起初不同意,但是后来夜深了,知道先生不会来了,没办法,只好让我试一试。那时我们学校二年级开始学描红。我已经写过三年毛笔字了,于是拿起我平常写字的毛笔,先从门框小字写起。我搜肠刮肚,想着我平常看到的那些对联以及我学过的古诗,一条一条写了起来。尽管笔画写得不够工整,总算应付下来。可是到了最后写大门的对联还是因为紧张而出了纰漏。记得当时我写的大门对联内容是“紧跟hgf,永远向前进”,为了书写方便,上下联没有裁开,合在一起写,先写上端“紧跟”和“永远”两个字,再写下面三个字。没想到一紧张,把本来应该写在右边的“向”写到了左边。上联变成了“紧跟向zx”了。重写吧,家里已经没有整张的红纸,重新买一张吧,现在商店也已经关门。就这样吧,不仅内容不通顺,而且还可能犯政治错误。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向”字上用红纸补了一个补丁,再写上“华”字。虽然那一年我家贴了带补丁的春联,但是因为是我第一次写对联,父亲不仅没责怪我,而且显得非常高兴,正月里家里来了客人,便有些夸耀地说,我家孩子也会写对联了。
有了这第一次写春联的经历,此后我在学校里写毛笔字就更加用心了。第二年春节将至,我特意留心买了一支大号的毛笔,主动向父亲要求承担了家里写春联的任务,我吸取去年的教训,写的时候更加细心,父亲也在一旁帮我裁纸扯纸。我写的字和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长进,受到了亲友的夸奖。从此以后,我练字更加刻苦,字也写得越来越好。到了过年时,不仅给自家写对联,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看到我写的字还能过得去,也央求我为他们家写春联。后来中学毕业,当了老师,成了名符其实的先生,十几年来,每到春节回家过年,我也和过去的那位老先生一样端着装墨的碗,拿着对联书穿梭于左邻右舍家中,义务为周围的乡亲们书写春联。
这些年来,因为每年过年要给乡亲们写春联,这就促使我平时要刻苦练习毛笔字,我买来很多字帖,利用闲暇功夫,临池不辍。几十年来,我虽然没有成为书法家,但我却喜欢上书法这们艺术,成了业余爱好,这也算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吧!
每次为乡亲们书写春联,在缕缕墨香中,我的心便沉浸在新年喜庆的气氛中,沉浸在那对过往美好生活的回忆中。在笔走龙蛇之间,我的眼前就是一副新年新景新气象,就在不知不觉中能够体会到一种美好。每次写春联,看到乡亲们的家庭一天比一天富裕,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看到他们一张张淳朴灿烂的笑脸。我总是感到十分温暖。
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人们请我写对联的越来越少了。因为一踏入腊月的门槛,集市有了专卖春联的铺子。庄稼人对春联、香烛依旧敬畏如初,买春联不能说“买”,而说“请”。他们在集市上挑选自己喜欢的春联,比买回红纸请人写更方便,而且印刷的春联似乎更精美。金色的大字,“大发财源”“八方进宝”“富贵满堂”“日进斗金”之类吉祥语更是寄托着庄稼人的企盼。“福”字则更是变化无穷,有镂空的,浮雕的,配以美元大钞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这些年来,村里的乡亲们文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也出了不少大学生、研究生。知识分子多了,可会写毛笔字的却越来越少了,写春联的人也没有了。近些年回家过年,乡亲们都买春联,几乎没有人会再找我写春联,虽然我少了很多的麻烦,可是心里也有几分失落。整个村庄,只有我家还坚持贴自己手写的春联,每年放寒假后,我都会买来大红宣纸,按照自己家的门的大小,一张张裁,一张张写,虽然麻烦,但我享受那份写春联的愉悦。在城镇,更多的人住进了高层小区,过年时他们往往只在防盗门上贴上一个福字,春联也和年画一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写春联贴春联也和大年的年夜饭一样,不仅是传统,更是一种情结。因为过年,冬季冰冷的日子才变得热热闹闹,因为春联,家家户户才这般吉祥红火。春联装点的是门楣,传承的是文化。但愿春联还能长久地陪伴我们过年,而不只是留给我们一个美好的回忆。
读者、作者须知
【叙事】可读性强,以短小说为主。
【散文】接地气的随笔、抒情、游记等。
【记忆】人事、村落、风俗和老手艺等。
【评论】见解独到。文艺评论包罗万象。
【诗歌】拒绝无病呻吟、晦涩难懂。
【传奇】扣人心弦,无论古今皆欢迎。
可以是见诸报刊作品,但必须未在其它微信平台推发过,篇幅3000字为宜,特别优秀之作可连载。请反复检查,杜绝错别字。所有来稿文责自负。
投稿:作品 + 个人简介 + 个人照片
投 @qq.com 专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