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冰:华夏五千年 大德礼为先

 图片 第1张

流冰:华夏五千年 大德礼为先原创 分水岭文友 26:00

礼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又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它的“古老”在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的“崭新”在于礼要复兴。在一个4000多年前倡导并施行“五教、五礼、九德”的皋陶封地谈礼的复兴,似乎是件荒诞的事,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

曾经,我们只谈同志情,谈阶级斗争,不敢谈礼;改革开放后,我们谈发展经济,谈挣钱消费,顾不上讲礼。就这样,礼在不知不觉中缺席了很多年,直到今时,当物质丰富之后,我们扪心自问,礼从何来?

这还得从上古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尧、舜、禹说起。

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相传尧很节俭,住茅屋里,吃糙米饭,喝野菜汤,穿麻布袄。而舜在历山耕田,历山人不再争田界,互相礼让。

与尧、舜、禹并列为上古四圣的皋陶,历经尧、舜、禹三代为“大理”作“士”,为中华司法鼻祖,是德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因不堪战乱等原因,率部落迁徙于六,所以六安又称皋城。很多人以为皋陶姓“皋”,据《史记》记载,皋陶生于曲阜(今山东曲阜),后因治国有功,被赐姓为偃。据不完全统计,皋陶是赵、李等30多个姓氏的始祖。

传说少皞氏有个名叫女修的女儿,自幼以花鸟为伴,能识鸟语。一夜,大风乍起,将玄鸟窠吹动。清晨,女修见玄鸟窠摇摇欲坠,便采麻编网,以便将窠固定。一不留神,不慎将窠中的一枚玄鸟蛋碰掉在地上当即甩碎,这时,玄鸟从天而降,用鸟语叫女修将玄鸟卵吞食。女修果真将玄鸟蛋一口吞食入腹。之后,女修的腹部就渐渐地凸了起来,后来生下大业,玄鸟即凤凰,大业即皋陶。

皋陶的思想观念是“人、德、礼、法、和”,五大观念,落脚点是一个“和”字,其关键又在“人和”。人和家和,则社会和,社会和则百业兴旺。皋陶文化是华夏五千年、大德礼为先的源头。

皋陶谟是中国最早的会议纪录,其中记载有以下一段对话:

皋陶说:检验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依据九种品德。

禹问哪九种品德。

皋陶说:宽宏而有原则,温和而能立事,质朴而能尊贤,有才而能敬业,谦和而有主见,正直而不傲慢,具大略而能务实,果断而不鲁莽,刚强而不任性。

“九德”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选拔任用官员最早标准,也是后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核心——中庸之道的源头。人人都应该有德,才合乎宇宙的法理。古有明训“以德服人”,翻开史册,从上古的尧、舜、禹到历代君王,能流芳百世者莫不具有高超品德。相传唐太宗要处死一个叫元律师的官员,大臣孙伏伽反对说:“元律师固然有罪,可按照法律不能定为死罪。您的处罚太重了,当改。”唐太宗思考了很一会觉得有理,立即改正,还下令把一座花园赏给孙伏伽。可又有一个大臣不同意了,说那座花园值一百万钱,这种赏赐太重。这次唐太宗很坚定,说:“孙伏伽敢直接指出我的过错,就要重重赏他,好让大家都能像他一样直言规劝我!”大到君国,小至企业,知人善任,听取进谏,这是德,也是礼,唯有具有这样的品性才能使江山永固、企业永续。

《白话尚书》也有段对话——

皋陶说:不要贪图安逸和享乐,当诸侯就要兢兢业业。要遵循伦理,要遵循五种等级的礼节……

禹表示赞同,说要恭敬从政才能保有国土。

皋陶后来把“五刑”置于辅助“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的地位,普施教化,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又在兴“五教”的基础上,规范了五种伦常关系,修订五种人分别应该遵从的礼节。大力整顿民俗,为日常生活约之以五礼:“吉礼”即祭祀之礼,敬祀天地、祖先是人类最早的信仰,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凶礼”后世演变为养生、长寿之“寿礼”;“宾礼”是部落与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系“饮食、男女”之礼,饮食之礼能够起到和睦亲近的作用,男女之礼包括成年的冠礼、笄(ji)礼以及嫁娶之礼,以提高成年和婚姻的社会责任的意识。

孔融让梨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这就是“五教”之“弟恭”的典范。 传说杨时不惑之年到老师家求教,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不忍打搅,静立门外等候。待老师醒来,他脚下的积雪已有一尺多深。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范例。

这样的故事俯拾即是,以“五教、五礼、九德 ”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制度,历朝历代在相袭沿用的同时,又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3000多年前的西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完善阶段,标志是诞生了周文王修订的《周易》,产生了周德、周礼思想,使周王朝八百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国最长的王朝。

说到周文王,人们自然会想起其浪漫的恋爱史。话说3000多年前的一天,在渭水河边,文王姬昌碰到了一位年轻女子,一见钟情,决定迎娶。因渭水无桥,姬昌决定造舟为梁,梁梁相连,成为浮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成为千古佳话。文王的眼光果然了得,女子太姒不仅人美,而且心灵更美。结婚后,太姒勤劳贤淑,以进妇道,效学太婆周太王正妃、婆婆周王季历正妃,理家育子,尊长爱幼,受到人们敬仰,史称“三太”。后人把结了婚的女性尊称为“太太”,就是对其贤德的褒赞。“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文王、太姒营造的家风与家教,无形中影响和培育着下一代的意志和品格。所谓一家不礼,何以礼天下?

因为文王广施仁德,礼贤下士,发展生产,周国日渐强盛。商纣王听信宠臣崇侯虎的谗言,“文王到处行善,树立已威,不利商王”。于是,商纣王便将姬昌囚禁于羑里城(今河南安阳市一个叫汤阴的地方)。姬昌被囚禁7年,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改造成后天八卦。

商纣王整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了满足私欲,加重赋税,百姓起来反抗,他就用重刑镇压。一向有仁王之称的姬昌决心伐纣,他深受皋陶文化影响,没有穷兵黩武,而是将“兴五教、定五礼、立九德、亲九族”发扬光大,后又有了姜子牙辅佐,举国上下民风纯正,一派“耕者让其畔,行者让路”、“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的君子之风,成为各国诸侯学习的楷模。

文王晚年已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国土。他将位置传给了才德兼备的周武王姬发(文王之子),又是一代至圣仁君,民间不竭盛传他建制立典、仁治天下、大行周礼的传说。文王四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将礼乐作为一种维护周天子宗法制度统治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又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武王崩,周公旦又佐成王摄政。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旦剪了指甲沉到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周公旦摄政七年后,成王已成人,他回到大臣的位子。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旦害怕,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时,发现在自己生病期间周公旦的祷辞,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旦接回。周文王得其子孙,不仅在制“周礼”,而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尚礼美德。

孔子的儒家学派,把周公的人格魅力作为最高典范,又把最高政治理想定为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也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孔子一生日坎坷,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他在母亲颜征在的抚养下成长。鲁国原是是周公制礼作乐之地,孔子从小在浓厚的礼乐文化的氛围中长大,母亲去世后,孔子不得不独自谋生,勤学好问,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的知识。51岁时孔子才踏上仕途,在鲁国先后担任过司寇等职。时仅四年,弃官离鲁,周游列国,但终不见用。孔子所处的时代,当时只有几百万人, 但跟从孔子的弟子却有三千之多,都是各国精英,以孔子本身的智慧与人格魅力,加上众弟子的辅佐,如想谋取一国权位是不难的。但孔子认为,社会安定,大众幸福,如果没有道德思想作基础,文化教育不跟上,仅靠权谋势力的支撑是不会长久的。所以,孔子宁肯穷其一生,也要担当起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政治智慧的大任。

大家知道,《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华。一部《论语》,“仁”字出现了218次。“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发展,也要帮助别人发展。如果稍加比较,我们便可看出,孔子的“仁”,源于皋陶的“安民”、周文王的“爱民”,只是比他们更充实、更精深、更崇高。

有个故事,说的是孔子师徒一行被一条河流挡住了去路,却看不到渡口在哪。孔子见河的上游有两名壮实的男子正在田间耕地,便叫子路去问。农夫却反问车上坐着的人是谁。子路答是鲁国的孔丘。农夫对子路说,天下哪儿都是一样的动荡不安,谁可以改变它呢 你与其跟着这种避人之人四处奔波,还不如跟着我们这种避世之人安逸自在。子路遭一番奚落,沮丧地回告孔子。孔子怅然长叹:人是应该有社会责任的,怎么能够隐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苍生于不顾 天降大任于我等,实现周礼,天下归仁,任重道远。这两位农夫便是当时有名的隐者长沮和桀溺,他们认为天下大乱,已无可救药,只能自保。而孔子却带着弟子奔走各国,到处传播仁心仁政的种子。晚年,孔子回到了鲁国,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创了“私学”。他一边教书,一边删《诗》《书》,编《春秋》,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政治主张融进字里行间,并钻研《易》《乐》《礼》。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脚踏实地,对周礼代表作《周易》的研究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当时没有纸笔,所有文字都要用刀刻在竹简上,以致于穿《周易》的牛皮绳多次翻断,这就是后人传颂的“韦编三绝”。孔子对《周易》研究成果几千年来无人望其项背,但他仍心存遗憾: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抚昔思今,后人于事业、做学问浅尝辄止者有之,遇困难颓废退避者有之,难道就不能从故事里悟出有些什么吗?

孔子反覆强调“礼、乐”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在于“礼、乐”。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和谐、稳固,必合乎礼、正乎乐。

历来聪明的君主和国家领导人,都沿袭以礼乐的精神内涵来治理国家。有个故事,说的是晏子谏齐景公重视礼。一次,齐景公举行酒宴,饮到高兴处,对大臣们说:“各位痛快地饮酒,不要拘束君臣礼节!”晏子对齐景公说:“国君的话不妥!禽兽都是以雄健有力者为首,弱肉强食。大臣们如果抛弃礼节,就有更换国君的危险。”景公听了,很不高兴的背过身子。过了一会,景公出去了。回来后,晏子坐着也不起立;君臣碰杯,晏子先饮。景公很生气,对晏子说:“刚才你不是还教训我人不可没有礼节吗?你的礼节哪儿去了?”晏子离开座席,向景公拜了再拜,恭敬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呢?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国君了解没有礼节的实际情形啊。”景公听了,说:“看来是我的错啊!”此后,景公完善礼制,精心治国,官员守礼,百姓肃然。

孔子把“礼”看作是既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也是个人追求德性崇高所必须的修养环节与过程。他在教授学生的知识中,将礼仪作为必修的课程,其所授“六艺”之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礼仪的内容。

还有个故事:有一次,孟子的妻子在房间里休息,孟子推门进来,看见它双腿向前叉开坐着,非常生气。于是孟子要休妻。孟母问为什么。孟子就说了实情。孟母听完后说,没礼貌的人应该是孟子。《礼记》说,进屋前,要先问一下里面是谁;上厅堂时,要高声说话;为避免看见别人的隐私,进房后,眼睛应向下看。你想想,卧室是休息的地方,你不出声、不低头就闯了进去,已经先失了礼,怎么能责备别人没礼貌呢?没礼貌的人是自己呀!

有家外企重金招聘公关人才,很多年轻人都来应聘。经筛选,最后的五人同时被叫到董事长办公室。可董事长却说:“抱歉,有点急事,你们能不能等我10分钟?”大家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董事长走后,大家闲着无聊,围着大写字台转悠,见上面一摞应征资料,都想在其中看到对自己有益的信息,所以争争抢抢来看。10分钟后,董事长宣布了面试结果,这五个人都没有为自己赢得成功的机会。理由是:虽然都懂礼节,却没一个懂得礼的内涵。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礼为出发点的。他认为唯有实行礼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 的社会秩序。“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也就是恢复周朝礼治,恢复周礼首要一条就是正名。所谓正名,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尽义务,作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作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作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作兄长的就要像兄长的样子……

说一个发生在医院里的故事:有一天来了个病人,40岁左右,双眼球结膜充血,身体蜷缩,颈已无法活动。医生从事风湿病治疗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见到如此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通过对其家族史的了解得知,病人的父亲和弟弟原来也患有此病,患者本人是合并了虹膜炎,视力急度下降才在政府的资助下来到医院治疗的,医生立刻准备对他进行抗风湿治疗。可这个患者不但拒绝了检查,而且还办理了出院手续。一个月后的一天早晨,医生刚上班,这个病人又出现了,眼中流露出无法掩饰的痛苦。他对医生说:“大夫,听说您能治我这种病,我几经周折从村里争取到5000元钱,我想让您给我弟弟治治,我是单身一人,又已经这个样子了,可他不一样,他有老婆有孩子,如果他变成我这个样子,家就完了。您可一定要把他治好啊!”一个时刻承受极度痛苦的病人却把唯一的机会毫无保留地让给了弟弟,这是什么品性呢?

有个大学生,每逢学校放假,他跟其他工人一样赶到他父亲的工厂去上班。他用工资偿还父母为他垫付的学费和伙食开支。毕业后,他以为可以接管父亲的工厂,可父亲不但不许,还对他的工作百般苛求,最后,他被逼出家门。那时他想,父亲可能不是亲生父亲。他想贷款做生意,可父亲不给他做担保,他只得去给别人打工,攒了点钱开了一家小店。小店的生意不错,不久他就开了一家小公司,小公司慢慢有了规模。但最后还是因为意外和经营不善倒闭了。但他没有灰心,就在他振作精神准备东山再起时,父亲找到了他,决定由他来经营家族的工厂。父亲说:“孩子,你虽然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钱,但你有了经历,这段经历对你来说是一场苦难的磨练,你可以了。”

这位父亲深谙五教、五礼的精髓,看起来他是在考验儿子,实际上是在考验自己。一个爱子的父亲,如果让自己的爱失去原则,那就是对“父义”的亵渎。爱也是需要约束的,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有个年轻人叫张良,有一次在闲游时遇见一位老人,老人故意将鞋落到桥下的河里,然后叫张良下去帮他拿上来,张良拿上来后,那位老人又叫张良帮穿上。张良因他是位老人,所以给他穿上了,老人叫张良五天后清晨来这里与他相会。五天后,张良来时,老人已先到了,于是老人让张良过五天再来,张良五天后听到鸡叫就来到这里,见老人又先到了。老人又要他五天后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赶来此地,过了一会儿老人才到,对张良说:“你就应该如此。”于是取出一本书给张良,对他说:“读过这本书后,就可以辅助帝王成就大业了。”天亮时,张良看那书原来是《太公兵法》。一个知礼有美德的人,就会受到别人的信任,甚至会委以重任,从而抓住机遇改变命运。

一次,孔子领子路、子贡、颜渊登临农山之巅,登高望远,孔子开始问弟子们各自的志向。子路说,愿在战场上率领众军,英勇驱敌。孔子点评是:勇士,一个奋不顾身的雄杰。子贡却说,愿在齐国与楚国对垒之时,从容游说于白刃之间,不费一兵一卒,顿解两国纷争。孔子点头称赞:辩士,一个神貌若仙的英才。颜渊却说:听说咸鱼与兰花是不能放在同一个筐子里收藏的。尧舜与桀纣,也是不可能在同一个国家里共理政事。颜渊希望能在一个小国,辅佐一位圣明的君主。使君主在上,可道应天下; 使臣子们在下,能德化群生。百姓讲信修睦,人民安居乐业; 兵器铸为农具,城池复为良田; 怀恩近邻,柔接远方; 周边各国,无不感召德义,寝兵释战。如果能有这么一天,那么,又有什么苦难需要子路去冒死拯救 又有什么战难需要子贡去劳思化解

颜渊的一番话,令孔子嗟叹不已。

子路、子贡和颜渊同时问先生的志愿。孔子说:愿颜渊得志! 我将背着行李典籍,跟从颜渊这孩子。

我们从孔子和三个得意弟子的问答中,看到了孔的“礼”实质是“仁”,表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

有个酒会,因等贵宾开席晚了些,当进入宴会高潮时,忽有一人不识时务地站起来对大家说:“抱歉,我得先走,妻子一个人在家,晚了进不了门。”人群一阵哄笑,好在也没人难为他。一个在酒桌上还不忘回家的男人,一定是个好男人;一个为妻子而舍下酒杯离席的男人,不是因为怕,而是因为心里有爱。

一个作家在他的作品这样描述父母的爱情:“父亲的有生之年里,我从未见过他和母亲争吵。记忆里有好几回,他因应酬回家晚了,母亲就赌气不让他进卧室,父亲就和颜悦色地站在门外道歉,直到母亲原谅。那时,我不懂,以为父亲当真是怕母亲的。父亲去世后,在和母亲的闲聊里,我才知道,父亲对母亲的依顺并不能和‘怕’相提并论。母亲说,嫁给父亲后,父亲凡事都和她商量,从工作到生活到子女教育。其实,识字不多的母亲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好几次,她都对父亲说,只要你觉得行就行。但是二十几年里,父亲丝毫没有改变过。至此我才明白,父亲是极其尊重母亲的,那种尊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爱”。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礼”,对于个人而言,是规定品德修养、行为举止的具体要求;对于社会而言,是规范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具体约束。“克己复礼”,就是要人克制自己的私欲,用公认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回到礼义的规范中去。爱妻子,爱丈夫,爱家庭,尽管不免有所狭隘,但它也是“仁”的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了,社会就能和谐,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礼”的践行者和维护者。

祭天敬神为礼,孝悌忠义为礼,尊卑有序为礼,待人接物有礼,婚丧嫁娶有礼,风俗习惯有礼……中华礼文化无处不在,礼是仪式、是秩序、是关系、是人和。

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仁礼美德,应世代传承。

自从辛亥革命一声枪响,两千年的专制皇朝时代终结,礼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平等、自由、民主等来自西方的价值观渗入了传统的礼文化之中,女权运动、移风易俗在实际生活中,礼也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发生变化。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礼是什么,似乎少有人问津。但礼从仪式、秩序、关系,变成了礼品、礼金和送礼。

依法治国,离不开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因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有人人“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

十九世纪末,美国纽约有某大富翁雇华仆一人,名丁龙。数年后将之辞退,但该翁居室不慎失火,翁幸免于难。丁龙闻讯后即自动返来侍候在侧,翁不胜感动,问道:“我早将你辞退,为何自愿重返?”丁龙答:“家父早有明训,亲邻有难,必助之。”翁听后又问:“家父是否读过圣贤书,有以教之?”丁龙答:“家父不识字。”翁又问:“令祖父必读过书?”丁龙又说:“我家世代都没读过书。”翁闻后惊叹不止。后来丁龙在富翁处又工作多年,辛劳致病而死,死前对翁说:“余多年来所获薪金未尝多用,悉数积存于此,有一万余元之谱,不如奉还。”翁大恸,遂又捐赠十余万美金,加原数总共约廿万美元,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丁龙汉学讲座”,以资纪念这位目不识丁却集中国伦理道德于一身的华工。

六安人以皋陶为荣。几千年来沧桑兵燹,皋陶祠、种德寺、皋陶墓,时建时毁,又时毁时建,反映了人民崇敬皋陶始终不渝。如今,在六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皋陶文化研究大有振兴之势,复兴礼文化的意识与呼声也越来越强烈,2012年《皋陶文化》创刊,2015年4月,六安市皋陶文化研究会成立暨第一次理事会召开,众多皋陶后裔从全国各地前来参会并祭祀皋陶。皋陶文化非但没有湮灭在历史的烟云里,其深邃、深刻的思想依然滋润着华夏这块古老的土地。2013年,占地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米,以皋陶文化为核心,围绕“吉、寿、宾、军、嘉”五礼文化形成五大组团的悠然蓝溪,在皋陶的封地迎来了礼文化复兴的最绚丽的曙光。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衍生的精神支柱。无论是上古的皋陶、周天子,还是传播仁心仁政的孔子,几千年来,他们的思想像一面旗帜,凝聚着一个民族,并将理性、文明的光辉洒向四面八方。

说明

该作系应约撰稿,

由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纪连海 主讲

参阅了大量资料, 仍错漏百出

敬望各路方家宽宥并斧正

流冰,报刊编辑,已在《当代小说》《清明》《写作》等国内外数十家期刊发表作品近千篇,部分作品收入《意林签约作家十年典藏》、中国教育部规划课题实验教材等百余种图书,以及马来西亚PMR华文科预试试卷,出版作品多部,曾获安徽省金穗文学奖、安徽新闻奖、市“五个一”工程奖、市政府文学艺术奖等。

 图片 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