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坦军:正在消失的农耕文化 | 乡土中国

 图片 第1张

李坦军:正在消失的农耕文化 | 乡土中国原创 分水岭文友 20:30

 图片 第2张

邵根筋近年来在做一件事,追踪拍摄记录皖西民间工匠的手艺,铁匠,篾匠,银匠,做豆腐,做年糕等等。这也触动了我的情思,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正在发生巨变,现代科技正在淘汰传统工艺,传统农耕文化正在逐步消失……结婚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婚礼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精髓之一,新娘顶着红布坐轿子的婚俗场面解放后就见不到了,但看门楼,定亲,起媒,择日子,下聘礼,迎亲,摆喜宴,新娘回门等风俗延续了很长。到了今天,很多环节也都省了,两情相悦,先同居,后领证,再补办个婚宴即可。婚礼也是越来越现代化,放热恋的画面回顾,倒高叠垒起的香宾酒,互戴金光闪闪的婚戒,礼成。参加了很多这样的婚礼,总感觉我们民族的婚礼文化变得陌生了,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少了。

 图片 第3张

端午节是重要节日,吃粽子是端午节的民俗。现在的粽子门类很多,但多是工厂化制作的,见到那些用线绳缠绕的粽子,我还是更怀念小时候吃的粽子。包粽子是为纪念屈原,皖西属楚地,对屈原敬重。皖西人包粽子很讲究,选宽大的橑叶,将淘净的糯米拌上绿豆,腊肉,或放颗大枣,蛋黄,再加上油,盐,葱等调料,还没煮熟就香气扑鼻!过去包粽子用稻草,打湿的稻草结实。五个粽子一拎,好提,好计数。煮好的粽子香弥补着整个乡下,走亲戚不忘带几拎粽子……中秋节自是大节日。皖西乡下传统,中秋节不光是全家人团聚,凡是订了亲事的,一定要把未过门媳妇接来过节,还要缝一件新衣服。新媳妇来了,一家人欢天喜地,杀只母鸡,砍几斤肉,再买条鱼,餐桌盛宴不亚于春节年饭。现在的月饼千姿百态,越来越小,前些年还出现了黄金月饼,把好端端的民俗搞变味了!七八十年代的月饼都是半斤、一斤的大月饼。赏月时,把大月饼放桌子上,用刀分切,一人一块,月饼里有冰糖,杏仁,芝麻等,味道好极了……冬至虽不是大节,但皖西人很重视这个节日,主要是秋收已结束,一年的大农活基本完成。冬至每家都会炸(zha)油香。把生菜油倒锅里,一边升油(把生菜油煮成熟油,以后炒菜直接放油即可食),一边炸干子,油条,麻花,山芋圆子,山芋片等等。孩子们都围在锅台边,等着妈妈把炸好的美味递到嘴边……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杀头猪,做几个豆腐。年初买条十几斤重的小猪,经过主妇一年的喂养,到腊月天,已是一二百斤的大肥猪了。屠夫来杀猪,可是个大日子。烧一锅开水,叫来左邻右舍,大家七手八脚把肥猪逮住,抬到门板上,屠夫一刀下去,大肥猪拚命挣扎,待血水放尽后,猪便安静下来,于是屠夫展示绝技,从猪脚扒开一个口子,用力吹气,一会儿整头猪涨得浑圆,放入盛满开水的大桶中,用麻绳绑定猪身,屠夫手握麻绳来回晃荡,待猪身上的毛皮烫的分离,便可刮尽猪毛,抬到门板上,开膛破肚,扒出内脏,接下来可是细活,屠夫要把沾接在大肠上的猪油小心剥离下来,再把大肠洗干净。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白花花的猪肉切成一条条,用稻草链子束起来,送给亲戚的在草链子上放片红门对纸。孩子们把扔在地上的猪尿包捡起来,找根通气竹筒,一个劲吹气,硬是把猪尿包吹成大气球,再做成灯笼,点上腊烛,玩的不亦乐乎……主妇一定会煮上一大锅热腾腾的猪肉,把早上一起扯猪腿的邻居们叫来,大家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人人脸上都溢淌着满满的美味……

做豆腐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现在的农村,很难找到过去的豆腐作坊了,豆腐制作也有了新工艺。过去做豆腐的程序可讲究了,黄豆要用水泡一天一夜,溢出香味才可上磨,用石磨把黄豆磨成豆浆,再用粗布把渣子过滤出来,生豆浆入锅烧开后,用竹棍挑出腐皮(最好的营养品)。煮豆浆的同时,将烧熟的石膏粉放些清水,用竹丝把反复搅拌,石膏粉量是关键,多了,豆腐老了,少了,做不成豆腐。然后将烧滚的豆浆倒入缸中,盖上锅盖,闷十五分钟左右,雪白的豆腐嫩便做成了。之后的工序便是根据需要,用小块布将豆腐嫩包起来,挤水压干,方块豆腐,薄薄的千张便成型了。回想起这些农耕往事,不光感到亲切,更多的是乡亲们做这些事时的庄重、热情,充满了仪式感……

纸质报刊联盟

排名不分先后

热忱欢迎兄弟报刊加盟选稿

《安徽工人报》副刊 胡茂勇《安徽法制报》副刊 陶必福《东部》杂志 李明亮《贵港日报》副刊 高 瞩 《北海日报》副刊 庞 白《未来》杂志 王贤友《乡音》杂志 姚文学《曲靖日报》副刊 黄官品《东方文学》杂志 付 力《旅游散文》杂志 张昌爱《皖西日报》副刊 流 冰《教师报》文苑 蔡 静

本刊编辑

赵克明 戴晓东 庄有禄 王明军 庆 红

项 宏 苏 恩 李同好

值班编辑 赵克明

美术编辑 杨文民 戴 剑

李坦军,1964年生。六安师专中文系毕业。现任金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皖西学院环境旅游学院讲座教授。

 图片 第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