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那片海 | 亲情

 图片 第1张

顾静:那片海 | 亲情原创 分水岭文友 37:00

自古儿生娘受难,谁怜天下作娘心。

怀胎将娩骨分肉,哺育操持年复今。

盼得成才潘鬓损,不求答报蕴和深。

慈恩暖暖温千载,但愿春晖久照临。

——《七律·感娘恩》

我的母亲,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妇女,每日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围着灶台、孩子打转;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却时时刻刻用自己质朴的言和行,教导着我和弟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母亲的爱朴实而厚重,平凡却有力量,就像那片深沉广博的大海。

小时候,家还在偏远的金寨大山里。由于父亲总是为生活外出奔波,家里的农活和生活的琐碎全都压在母亲身上。每日天色未明,母亲便开始生火做饭、挑水、洗衣、喂猪,待目送年幼的我向山脚下的学校走远,将弟弟托付给同样年幼的小姑姑后,便扛着农具、带着水壶去往偏远的山上忙活。待夕阳西下,散工归来的母亲又要赶往菜园,或拔草施肥,或采摘晚上可食用的蔬菜。每逢寒暑假,无暇分身的母亲就只好带着我和弟弟一起走进大山。用锄头暂时修出一块平地,再采得几片大树叶,将我和弟弟安顿在树叶上坐好,便独自开始了劳作。春天采茶、夏日锄草、秋天打桐籽……那连绵无边的大山啊,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曾留下了母亲几多辛劳的脚印啊……伴着山风泥土味、伴着鸟鸣野果香,以及母亲年轻甜美的歌声,我们度过了无比艰苦却也极为美好的童年。

后来,为了让我和弟弟更好的读书,父母亲毅然选择背井离乡,来到苏埠这个繁华的小镇。为了一家生计,父亲南来北往四处奔波经商,母亲则带着我和弟弟,在这个一切都极为陌生的小镇上生活着。异地他乡、举目无亲,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在那样极为困苦的岁月里,母亲依然乐观坚强的笑着、唱着,时时寻找着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并不时传递给我们。母亲说“再苦再穷,纵然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读书”,于是每一个白天,母亲都无比笨拙却依然努力地学着做买卖;夜晚,给我们讲述着姥姥曾讲过的神话故事。那故事里励志的人儿,曾填满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啊!

高中毕业,从未出过远门的我,独自背着行囊去千里之外的古城襄阳求学,那时候父亲忙生计、母亲体弱多病,加上合武铁路尚未开修,于是大学四年的来来回回,始终是我孤身一人辗转数日、转三次绿皮列车、再转客车、公交车……彼时无助的我,每每看着同学们全家齐动员总是特别的羡慕。如今想来,却是十分感谢曾经的这段经历,因为我已经足够独立和坚强。四年时光不短不长,和母亲相聚的日子少之又少,一纸信笺成了我和母亲互诉心语的桥。喜悦、失落或无助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给母亲写信。收到回信的那一刻,该是母亲为我邮来的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应是母亲为我在黑夜中点燃的心灯罢。

工作了,涉世之初的我每日为梦想打拼着。白天,繁忙的工作和沉重的压力时常让我忘记想念,然而每到夜深人静,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失落总是占满整个内心。于是一有时间就给母亲打电话,拨上熟悉的号码,听着电话那头母亲温暖的唠叨和关怀备至的叮咛,疲惫不堪的我哽咽之余,总是感到无比的满足与幸福。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在外的我对于母亲来说,是怎样的一份思念和牵挂啊!于是,一有空闲便把母亲接来小住。每到傍晚便挽着母亲的手,缓缓走在路灯下,或八卦胡侃,或闲看过往行人,兴致来了便跟着广场上的人群一起舞动,这应是母亲最快乐的时候吧。

每每归家,第一眼看见的不是母亲在水井边洗衣洗菜,便是在门前那台比我岁数还大的老缝纫机前缝缝补补。为我修补穿坏的衣服,为我纳千层底做布鞋……母亲总说外面卖的不暖和,还说怕自己将来眼睛花了看不见,赶着给我做几双留着以后穿。都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想这是每一个母亲无私的舐犊天性吧!每到离家的前夜,天还未亮,母亲便已起身为我准备行囊和她亲手做的咸菜和红烧肉。甚至在我因为忙碌不能回家时,不辞辛劳的送到我居住的城市。而我,能做的也只有顺从的任母亲为我去做这些,在母亲眼里,我永远都只是长不大的孩子。

结婚那天,当母亲为我盖上大红的盖头,平素话唠的她却忽然沉默了,原来无声中泪水已湿了她的双颊。我知道,那泪水饱含着母亲对即将离家女儿太多的不舍与牵挂。不知该如何安慰母亲嫁女的欣喜与忧伤,只能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以后一定常回家看看。后来,和母亲一样,我也做了母亲,成为两个宝贝的妈妈。当历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历经不辨昼夜、操心育娃,我才明白做母亲的艰辛与无奈,以及“为母者则刚”的无私与伟大。

母亲总是说“再过几年,就可以好好歇歇了”。然而多少年了,已过知天命的母亲依然为向不惑奔走的我们、为年幼的孙辈劳碌着。母亲总是将小院和屋子打扫的一尘不染,生怕我的宝宝们不小心摔倒弄脏了身体。然后依旧每日在那张老缝纫机前,一边戴着老花镜为娃娃们缝制花裙子,一边不时向着大门口张望,期盼、等待着我们回家。

母爱,应是一种本能罢!不计较劳累,不在乎回报,所有的忙碌皆是为了孩子。如今的母亲两鬓已斑白,曾清亮的眸子已不复往日,甚至一身病痛,日日与各种药丸为伍。很多时候,我都不忍去看,也不愿去想。只希望时光慢些、再慢些,让我能陪着母亲就这样慢慢的走着,在浅浅的微风里,慢慢地走,一如当年母亲搀着牙牙学语的我慢慢地走……

母爱如海,值得一生珍藏!

顾静,女,80后,安徽六安人。六安皋陶诗词学会会员、广告媒体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传统文化,常醉心于琴茶古韵、水墨诗香,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愿“浮生历尽风雅事,不悔人间渐白头”。

文友热文

袁有江:我的情人│唯美情色

徐贵祥:冬天里的春-鸟儿在歌唱│特稿

晓晓:密码的秘密│主编推荐

随笔│袁有江:潘金莲的影子

胡传永:寻找满江红│美文有约

朱迎兵:黑太阳 白太阳│情感叙事

晓晓:寂寞的胭脂│小说叙事

雨瑞:故人查老五│小说叙事

黄圣凤:缤纷 | 美文有约

李胜玉:父亲和他的铁匠铺 | 往事如梦

邵有常:广东好过│一方水土

彭荣能:小巷记事│古典街市

寒江雪:我的高考│回眸高考

随笔│袁有江:潘金莲的影子

《分水岭》团队

散文随笔编辑:赵克明 庄有禄

小说故事编辑:戴晓东 戴 剑

@qq.com

诗歌编辑:王明军 庆 红

@qq.com

美编:苏 恩

读者、作者须知

可以是见诸报刊作品,但必须未在其它微信平台推发过,篇幅3000字为宜,特别优秀之作可连载。请反复检查,杜绝错别字。所有来稿文责自负。

投稿:作品 + 个人简介 + 个人照片。投以上各邮箱或 @qq.com 邮箱。

 图片 第2张